1

全球暖化 沒那麼嚴重?

2017-09-20

〔編譯劉宜庭/綜合報導〕英國、加拿大、紐西蘭、奧地利、瑞士和挪威科學家組成的跨國團隊,19日在發表於「自然地球科學」期刊的最新研究中指出,氣候變遷對地球構成的立即性威脅,不如先前推估的嚴重,各國有更多時間控制碳排放,人類仍有機會實現2015年「巴黎氣候協定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比前工業時期高攝氏1.5度的目標。不過,許多學者質疑這項說法,直指相關結論「極為罕見」,未必能夠形成新的共識。

此前,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「不可能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.5度內;氣候模型顯示,只有在7年內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,才有機會達成這項目標。聯合國「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(IPCC)」2013年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,在最低碳排放路徑「RCP2.6」情境下,才可能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,亦即全球累計的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本世紀末前不能超過1兆噸。

2015年一份研究發現,若想達成攝氏1.5度目標,必須將總碳排放量控制在2000億至4000億噸。當前全球每年碳排放量約410億噸。

前述研究的主要作者、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艾倫(Myles Allen)指出,此前採用的氣候模型顯示,當今全球均溫比19世紀中期高出攝氏1.3度,但實際升幅介於攝氏0.9至1度間,「就攝氏1.5度的升幅而言,0.3度是很大的差異」。研究團隊更新包括溫室氣體實際含量、全球暖化實際效應等數據,建立新的氣候模型,顯示攝氏1.5度的目標可容許7000億噸碳排放量,代表各國仍可繼續維持當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準長達20年,也不會發生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立即性威脅。

研究指出,若將總碳排放量控制在2400億噸,諸如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也獲得控制,2100年達成攝氏1.5度目標的機率可達66%。

  • (美聯社)

    (美聯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