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人為何連短途出行都坐飛機?因為他們會說飛機是巴西人發明的

貝洛奧裡藏特在葡萄牙文中的含義是“美麗地平線”,從機場的窗子望出去,它也的確不負盛名——這裡的機場設施十分先進,是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期間修建的。



這裡也是國網巴控的工作人員到北方換流站和施工現場的必經樞紐,而雖然據說從山上俯瞰貝洛奧裡藏特周圍的風景,更能體會“美麗地平線”的含義,電網的工作人員卻大多沒有機會去欣賞,前面還有好幾個鐘頭的飛行等待著他們呢。

“你知道嗎?巴西人都認為飛機是巴西人發明的。”在貝洛奧裡藏特轉機的時候,俊峰告訴我這樣一個“巴西常識”

這些天,領教了很多不太符合常識的“巴西常識”。比如河可以寬闊得看不到對岸;比如里約熱內盧的廣場雕塑自豪地展示一場從未發生過的獨立戰爭;比如美女太多,經常可以看到一個酷似小甜甜布蘭妮的美眉在扛著箱子幹體力活兒……可是這次還是太讓我驚訝了,從歷史教科書中我們便知道,飛機不是萊特兄弟發明的嗎?

“不,每個巴西人都知道,飛機是巴西人桑托斯發明的。”

▲ 桑托斯(Alberto Santos-Dumont)和他1906年人類首飛的ibis-14飛機

事實上巴西人在世界人民面前也毫不隱諱這一點,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式上,一項重要的表演便是模仿桑托斯·杜蒙特1906年的“人類首飛”,而看來世界人民也沒有拒絕這種說法。

巴西人說了,儘管萊特兄弟據說在1903年飛上了天,但他們的實驗不符合要求。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是在一個斜坡上起飛的,借助了地形和風的幫助,連巴黎的法國航空俱樂部也不認為他們進行的是“人類第一次無輔助飛行”,所以將首飛獎盃頒發給了桑托斯。

“直到今天,巴西人對航空的熱愛和依賴也是無以倫比的。”俊峰介紹道,“他們坐飛機就像是坐公共汽車,在北方一些城市,飛機坐滿了就走,都無需機場調度。”

一個國網巴控的工程師這樣說是有道理的,這幾天聽了不少他們坐飛機的事情。由於大規模輸電線路較為中意放在人跡罕至的地方,以避免對普通人正常生活的干擾,他們不得不經常前往一些地圖上幾乎找不到的小城市出差,到這些地方的空中交通方式五花八門。

那裡有的一個星期只有一個航班,有的需要“拼團”,有的則是飛行員像武漢中巴司機一樣拉客。酷愛自由的巴西人把航空也變成了一項浪漫的事業。

俊峰回憶,他坐過最小的飛機只有五座,那真是如同郵遞馬車一樣的感覺了。

▲ 在巴西的機場上,也的確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小飛機成行排列,它們構成了巴西民航網路的毛細血管

這段對話發生在我們從里約熱內盧飛往巴西北部亞馬遜流域的途中。在參觀完里約熱內盧換流站之後,我們立即投入了北上的航程。按照國網巴控公司的建議,我將和俊峰,還有另一名攝影記者曉康一起飛往北部帕拉州的奧特米拉,那裡是美麗山二期送電工程的起點申谷河換流站所在地。

▲ 申谷河(上)是亞馬遜河最大的支流之一,從飛機上看下去,它距離與亞馬遜河匯合處一百多公里的地方

之所以作如此計畫,是因為美麗山二期工程完工在即,正在緊張的調試階段,這兩天申谷河換流站恰好處於空窗期,相關人員可以接受我的採訪。一旦到了下一次大規模調試的時候,常常會出現二十四小時連續工作的緊張狀況,那時採訪會變成給人家添亂。

同時,這樣可以儘快進入整個工程施工最為艱險的亞馬遜地區第一標段,對我方完成這一工程的過程產生更直觀的瞭解。

“為什麼我們不沿著地面一站一站地向北走呢?”我問,“我們可以坐高鐵,到相應的節點下來,再進入叢林去看你們的施工地點。”

“巴西現在還沒有高鐵,也沒有計劃修高鐵啊。”儘管俊峰這種工程師應該是無神論者,但遇到我這樣無知的傢伙也忍不住擺出了一個兩手向天的姿勢。

巴西確實至今沒有一公里的高鐵。從地圖上看,它的交通網越到北方就越稀疏。

巴西最大也最靠北的省份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是一個有100多萬人口的繁華城市,但是它既無公路也無鐵路與巴西其他主要城市相通,它的物資供應依靠亞馬遜河的航運,而人員往來,則需要通過航空。在北部的很多城市也是如此,它們要麼沒有地面交通線,要麼只有一條國道公路與外部相連。


巴西的列車基本是綠皮車的水準,而且很多條鐵路屬於“十三不靠”,充滿了獨立性,難道巴西的火車會蛙跳?這份曾經的巴西鐵路分佈圖足以讓鐵道部的人看了撓牆。

日本的面積只有巴西聖保羅州大,但鐵路幾乎和巴西全國的鐵路線一樣長,品質更不可同日而語,而承擔巴西運力60%以上的公路網,目前路面不好或極壞的占80%左右。
因為這個原因,我們要去巴西北部,合理的選擇便是坐飛機去。巴西人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交通方式,在他們眼裡,北方的那些城市,更像是叢林中的孤島,用飛機出入無疑是最經濟簡潔的方法。

換句話說,巴西地面交通的相對落後,其實也反映了它航空事業的發達。

這個國家是南美洲唯一一個有自己航空工業體系的國家,巴西航空公司製造的支線客機在世界各國有較好聲譽。實際上它還能自己製造教練機和輕型飛機,並與義大利等國合作研製國際一流的戰鬥機。

▲ 我們一路行來,主要乘坐的是巴西自製的E-190支線客機,一坐上去便感覺座位十分舒適,很有自己特色
▲ 而巴西人的飛機塗裝更是充分體現其熱愛藝術的民族性
▲ 在巴西具有強大地位的Azul航空公司,在自己飛機上至少設計了三種戲劇性的塗裝
▲ 分別是美洲豹、老虎和鯊魚,這些塗裝專門有一個美術公司負責設計
▲ 我們乘坐的飛機塗裝沒有那麼誇張,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卻更有意義

巴西的航空很有特色,但也有不足之處,我們從里約熱內盧飛往奧特米拉,要經過三次轉機,早晨四點鐘起床,下午四點鐘左右才到達奧特米拉機場。不足瀋陽到廣州的飛行距離,因此花費了幾乎整整一天的時間。

造成這樣情況,巴西方面也是沒有辦法,這差不多是巴西南北的縱貫線,就像京廣高鐵一樣,而終點奧特米拉只是個小城市,大多數乘客中途要下飛機換乘前往其他目的地,或者有些乘客會中途來搭飛機。於是巴西人真的把飛機開出了公共汽車的感覺,途中不斷起降,來滿足旅客們的要求。

▲ 終點奧特米拉的候機廳就是這樣一座二層簡易樓
▲ 這種親民的候機室,大概也只有巴西存在了,不過,把它想像成一個公共汽車的終點站,又會覺得它超級豪華

整整飛上一天,這的確不是一個輕鬆的航程,想想當年國網巴控的中巴工程師們需要時時這樣飛來飛去,有的中途還要換更小的飛機前往作業地點,對他們的艱辛有了新的體會。

那麼,作為一個國土遼闊的大國,巴西為什麼不修建高鐵呢?這無疑是一個利國利民的交通方案。這一點國網巴控的工程師們有著充分的理解 —— 在巴西,征地和環保,是任何一個高鐵方案難以逾越的高牆。

之所以理解如此充分,是因為我們修建的各項輸電線路工程,比如美麗山二期,也都要面臨這兩項挑戰。

在巴西,土地基本屬於個人,屬於神聖不可侵犯,所以巴西政府要修高鐵,征地上並沒有多少行政手段可用,通常只能通過協商解決。這一點修建輸電線路的時候我們感同身受。而巴西的環保要求,又是全世界差不多最苛刻的。


對於巴西的環保標準制定為何如此之嚴,只有飛過亞馬遜平原的時候,從飛機上看下去比較能夠理解——巴西政府是在亡羊補牢。

儘管亞馬遜雨林的西部依然保存得比較完好,但東部地區卻曾經遭到大規模的砍伐。照片中淺綠色的地域,便是砍伐後留下的空地,有的成了牧場,有的乾脆就此荒廢。於是,雨林便多了許多不和諧的影子。痛定思痛,巴西方面因此制定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,希望為地球之肺保留最好的原始環境。

編輯 / 王子明

【巴西華人資訊網】

image_print列印文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