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觀察:巴西為何緊隨美國成為疫情嚴重國家?

5月22日,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南美洲已成為新的全球新冠疫情“震中”,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巴西。5月31日,巴西新增16409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,總確診數上升至514849例,僅次於美國。尤其值得關注的是,巴西在最近一周,不管是新增病例,還是死亡病例,單日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美國,形勢非常堪憂。

在疫情防控方面,巴西緊跟美國成為新冠確診病例前兩名的國家,存在很多相似之處。

第一,兩國成為全球疫情嚴重的國家,並且也都有可能會演變成真正失控局面。第二,巴西政府對待疫情的不認真、不科學的態度與特朗普如出一轍,美國將之等同於“流感”,巴西則稱之為“小感冒”,兩國對新冠病毒的破壞力和殺傷力的認識,至少在自己國家疫情暴發初期,都是不足的。後期疫情加劇,他們都不情願改變立場,在這一方面,巴西政府對防疫的“攪局”效果更明顯,對本國民眾的示範作用更糟糕。第三,兩國領導人在很多具體做法上也非常接近,兩位都積極推銷“神藥”氯喹和羥氯喹,都干擾甚至阻撓地方政府的防疫工作,在疫情問題上都“甩鍋”他國,從而轉移國內矛盾和防疫失效。第四,兩國都是存在聯邦、地方政策嚴重不一致的典型國家,地方政府成防疫的主力軍,由於缺乏聯邦政府的主導作用,防疫效果大打折扣。

事實上,巴西迫切重啟經濟的想法是存在一定邏輯的。自2015年以來,巴西經濟出現嚴重萎縮,2015年和2016年都出現了超過3%的負增長,2017年-2019年,復蘇勢頭很弱,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都沒有恢復到2015年的水準。這一輪經濟衰退引發了巴西政局混亂,甚至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理順。在這種局面下,考慮到在巴西的制度環境下,疫情不可能短期解決,因此,迫切要求重啟經濟,必須要承認,在疫情加劇的局面下啟動經濟,絕對算不上合理選擇。

實際上,關於“保經濟”還是“救疫情”之間的平衡,是當前全球各國面臨的現實難題,從目前來看,很少有國家找到了真正的平衡點。其實就是“短痛”或“長痛”的問題。如果疫情做不到可控,經濟重啟後會存在運行卡頓或“死機”的風險,而只有做到疫情可控後,經濟重啟才有可能實現預期。從目前來看,巴西面臨的重要挑戰是政策混亂,民眾防疫態度嚴重對立,這對一場全民防疫來說是致命的,正因如此,世界衛生組織和《柳葉刀》雜誌都表示對巴西防疫態度的不認同。其次,各級政府的配合缺失也是巴西防疫中比較突出的問題,這也人為地增加了巴西的防疫難度。

巴西的確具有覆蓋面很廣的公共醫療系統,但是軟、硬體水準較差和承接能力不足,在正常時期,通常會出現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。疫情局面下,這方面短板已得到充分體現。目前,巴西的醫療體系面臨三個難題:第一,重症病房已接近飽和,醫療承接空間已非常有限;第二,醫療資源嚴重不足,防疫物資嚴重依賴進口,這使得巴西陷入多重被動的局面;第三,隨著疫情暴發,醫療資源擠兌現象很嚴重,其他病症基本處於無醫就診的境地,這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衛生危機。另外,巴西還存在規模巨大的弱勢群體,貧困率接近25%,貧民窟和原住民地區的防疫難度很大,這些也有可能成為巴西防疫的漏洞。

從目前來看,在巴西疫情最嚴重的聖保羅市,貧困社區就是疫情高發區。加之南美洲開始進入冬季,這些因素決定了拉美防疫的難度會更大。巴西和拉美的疫情應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,任何一國局面失控,都會對全人類構成威脅。

編輯 / 邱玉芳

【巴西華人資訊網】

image_print列印文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