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退役航母聖保羅號被禁止停靠,可能將被炸沉
2023/02/02
該艘航母由法國建造,於2000年出售給巴西海軍。22年前的今天,即2001年2月1日,是它抵達巴西的日子。
退役的聖保羅號航空母艦由於含有石棉,在“海上漂泊”數月並被阻止在巴西和國外停靠後,可能將被海軍炸沉。這艘由法國製造的航母已有65年歷史,長266米,滿載時重量可達33000噸。
該艦擁有近6000個艙室,於2000年加入巴西海軍。整整22年前,也就是2001年2月1日,它抵達巴西。
巴西政府曾有計劃對這艘航母進行現代化改造,使其能夠運行到2039年,但它最終於2018年退役。
這艘船在建造時,使用了大量石棉作為隔熱材料。當時,這種材料被廣泛使用,因為尚未被確認為有毒並致癌。
巴西最高聯邦法院(STF)自2017年起才禁止在巴西生產、銷售和使用石棉。
在20世紀90年代末,聖保羅號曾清除過艙室內的石棉,清除數量大約達55噸。
即便如此,艦體內仍留有大約9.6噸石棉,因為屬於船舶結構的一部分,所以無法清除。
聖保羅號航空母艦長266米,寬51.2米,最高時速59公里,服役時共有1,920名水兵,飛行甲板長165.5米,機庫長180米。
巴西海軍於2021年舉行拍賣會,土耳其公司Sök以1000萬雷亞爾的價格買下了這艘退役航母。
航母離開里約熱內盧,接近地中海時,土耳其撤銷了它的停靠權。
由於無法進入土耳其,航母隨後被帶回了巴西。公司希望它能停靠在伯南布哥州(Pernambuco)的蘇阿佩(Suape)港,而不是該船出發的里約熱內盧港,因為伯南布哥離歐洲更近。
但伯南布哥州政府反對停泊,指出該船將對環境和港口安全產生風險,並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。
去年11月,聯邦法院判決禁止航母在該州停靠,如不遵守,將對聯邦政府和代理公司每天罰款10萬雷亞爾。
航母被迫繼續在伯南布哥海岸附近遊蕩。2023年1月,負責在歐洲和巴西之間運輸這艘航母的MSK公司威脅要將其拋棄在海上,並表示這是一種“求救”的方式,因為公司不再有資金來維護這艘船。
1月20日,巴西海軍控制了該船並將其帶到國際水域。
退役航母的前塵往事
該艦最初被命名為福煦號(R-99),以法國陸軍前參謀長費迪南·福煦將軍的姓氏命名。
它和克萊蒙梭號(R-98)航母一起構成法國在二戰後第一個成功的航母專案,被稱為法國海軍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,以該國前總理喬治·克萊蒙梭的姓氏命名。
福熙號航母由法國聖納澤爾(St. Nazaire)的Chantier de l’Atlantique船廠建造。
福煦號和克萊蒙梭號於1961年至2000年間服役于法國海軍。福熙號在2001年被賣給巴西,改名為聖保羅號,而克萊蒙梭號則於2009年被拆解回收。
“聖保羅號”前身“福熙號”在服役期間曾參與的一些行動:
- 1996年,太平洋核實驗行動;
- 1978年,在前殖民地法屬索馬里蘭(現為吉布地共和國)獨立期間,開展的“薩菲爾II”(Saphir II)行動中服役。
- 1993年至1994年期間,服役於南斯拉夫內戰中,該場內戰最終使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。
航母轉手巴西
法國向巴西出售該船的談判持續了一年多時間。交易於2000年8月完成,價格約為1200萬美金。
9月,該船進行了改造,其中包括已經進行了三年的拆除剩餘石棉材料的工作。
9月4日,第一批巴西船員登船。11月,航母被編入巴西海軍。2001年2月1日,在進行了維修和設備更換後,該船離開法國。
聖保羅號發生的事故
2005年5月17日,聖保羅號航空母艦上一根過熱的蒸汽管爆裂,造成數人受傷,3人死亡。
事故發生在發射飛機的彈射器系統中,當時該艦正在離里約熱內盧瓜納巴拉(Guanabara)灣入口附近的拉薩(Rasa)島約20公里處進行軍事演習。
直到2007年,這艘航母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維修後才再次啟航。
另一起事故發生在2012年,船上一個生活區的通道前廳起火。現場有四名船員,其中兩人受傷,一人死亡。
編輯 / 王子明
【巴西華人資訊網】